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
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如下:
起源背景:1994 年,美国三大汽车公司(通用、福特和克莱斯勒)开始采用 QS-9000 作为其供应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。与此同时,欧洲的德国、意大利、法国等也各自发布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,如 VDA6.1、AVSQ94、EAQF 等。由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往往需要同时向多个整车厂提供产品,这就导致他们需要同时满足多种不同的质量标准,造成了重复认证等问题,因此急需一套国际通用的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。
ISO/TS16949 阶段
1999 年:国际汽车工作组(IATF)于 1996 年成立。1999 年 10 月 1 日,IATF 正式提交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和发布了 ISO/TS16949 第一版,该标准整合了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等国家的汽车质量标准,基于 ISO9001,并增加了汽车行业特定的要求。
2002 年:2002 年 3 月 1 日,IATF 正式提交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和发布 ISO/TS16949 第二版,即 ISO/TS16949:2002,它是由 IATF 和日本汽车制造协会(JAMA)在 ISO/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,适用于整个汽车产业生产零部件与服务件的供应链,包括整车厂。
2009 年:随着 ISO9001 标准的更新,IATF 发布了 ISO/TS16949:2009,它是根据 ISO9001:2008 进行了技术修订的,完全和 ISO9001:2008 保持一致,更着重于缺陷防范、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。
IATF16949 阶段:2016 年,IATF 在征求了认证机构、审核员、供应商和 OEM 的意见后,创建了 IATF16949:2016(第一版),以注销并取代 ISO/TS16949:2009 标准。IATF16949:2016 规范是以 ISO9001 为基础,并加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,完全和 ISO9000 标准保持一致,更着重于缺陷防范、减少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容易产生的质量波动和浪费,其目标是在汽车供应链中开发提供持续改进、强调缺陷预防,以及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