卤素的危害不容小觑,其危害如下:
皮肤和黏膜刺激:高浓度卤素化合物会强烈刺激皮肤和黏膜。比如接触高浓度氯气,皮肤会发红、起疱,眼睛接触会流泪、刺痛,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引发咳嗽,严重影响人体的第一道防线。若工作中不慎接触,未及时处理,皮肤可能出现灼伤、溃疡等,影响皮肤正常功能。
呼吸系统损伤:吸入高浓度卤素化合物,会刺激呼吸道,引发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哮喘等症状。像氯气泄漏事故中,吸入氯气的人群会有剧烈咳嗽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。长期处于含低浓度卤素化合物的环境,还可能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,如支气管炎等,降低呼吸系统的防御和气体交换功能。
消化系统问题:误服高浓度卤素化合物,会刺激消化系统,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。比如误服含氯清洁剂,其强腐蚀性会损伤口腔、食道和胃黏膜,引发炎症、溃疡,影响消化吸收,甚至导致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后果。
神经系统影响:高浓度卤素化合物干扰神经系统正常功能,引发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震颤等。例如职业接触高浓度溴的工人,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,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。长期慢性接触,还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,如记忆力减退等。
肝肾功能损害:长期接触高浓度卤素化合物,会损害肝、肾功能。以某些有机卤化物为例,长期接触会导致肝功能异常,如转氨酶升高等,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,影响身体代谢废物排出和维持内环境稳定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致癌风险:部分有机卤化物如卤化戴奥辛,毒性极强,即使极微量也可能致癌。一些含卤素阻燃剂在环境中降解产生的物质,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长期积累增加患癌风险,威胁生命健康。
内分泌及生殖发育影响:多数卤化物属环境荷尔蒙物质,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,影响激素平衡,对生殖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。如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,进而影响身体代谢和生长发育;对生殖系统影响表现为影响生殖细胞质量、胎儿发育,增加胎儿畸形等风险。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大家一定要留意避免接触高浓度卤素化合物。你身边有哪些产品可能含卤素?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卤素产品:
线路板:印刷线路板层压材料中常含有氯化物和溴化物,如 PVC、氯化阻燃剂(CFR)和溴化阻燃剂(BFR)等,这些物质可起到绝缘和阻燃的作用。
电子设备外壳:为了提高防火性能,许多电子设备的塑料外壳会添加溴系阻燃剂,如多溴联苯(PBB)、多溴二苯醚(PBDE)等。
连接器:其外壳和线皮通常会使用 PVC 等含卤材料,以提供良好的绝缘性和机械性能。
电子元器件:如电阻、电容、电感等元件的封装材料,以及半导体中的硅晶芯片、互连和封装材料组件,可能会含有卤素化合物,用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。
电缆电线:大部分电力及通信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会采用含卤材料,如聚氯乙烯(PVC),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。
塑料制品:除了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塑料部件外,许多日常塑料制品也可能含有卤素。例如,一些塑料玩具、塑料容器、塑料薄膜等可能会使用含卤的增塑剂或阻燃剂,以改善塑料的性能。
纺织品: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,如具有抗油、抗水、抗污、高耐热和高抗紫外线等性能的织物,其表面处理剂中可能含有卤素化合物,用于提高纺织品的功能性。
清洁剂:一些清洁剂中含有氯元素,如次氯酸钠,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的作用。此外,四氯化碳(CCl₄)等含卤化合物也曾被用作有机溶剂型清洁剂。
化妆品:某些化妆品中可能含有卤素化合物,如含氟的化合物用于牙膏中,可以预防龋齿;含氯的化合物可能用于洗发水、沐浴露等产品中,起到杀菌和清洁的作用。
塑料管道:建筑中常用的排水管道、给水管等塑料管道,部分会采用 PVC 材料,具有耐腐蚀、耐磨损等优点。
绝缘材料:用于电线电缆、电器设备等的绝缘材料,如橡胶绝缘材料、泡沫塑料绝缘材料等,可能会添加含卤阻燃剂,以提高绝缘材料的防火性能。
涂料和油漆:一些涂料和油漆中含有卤素化合物,可起到防腐、防霉、阻燃等作用,同时还能改善涂料的附着力和光泽度。
汽车内饰件:如座椅、仪表盘、车门内饰等部件的塑料材料中,可能添加了含卤阻燃剂,以满足汽车内饰的防火安全要求。
汽车电子件: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、传感器、线束等部件中,也会使用到含卤材料,如连接器的密封件和外壳的涂层、冷却系统中的密封件和垫圈、动力总成外围设备中的部件连接件中的润滑油和润滑脂等,用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汽车电线电缆:与普通电力及通信电缆类似,汽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也常采用含卤材料,以确保在汽车复杂的电气环境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企业应将卤素检测视为重中之重。确保产品环保合规,减少污染与安全隐患,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,也是社会长久和谐发展的关键保障。
泓标检测助力企业,为企业检测之路保驾护航!
服务热线